您的科学界最佳“内线”来啦!“博览日报”为您播报当日有趣的科学内容、最新的科研进展、脑洞大开的科学发现、热点事件的科学观察。您可以单独订阅“博览日报”——点击左下方 话题赢翻网,点击右侧“订阅话题”按钮即可。
矿泉水瓶上的保质期竟然是水的?
水也会过期?
现在很多人为了方便,会选择买很多瓶装水放家或办公室里,不过,你有没有注意过,这些瓶装水都有保质期。而且,瓶装水标签的保质期不是塑料瓶的,是水的。
根据我国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中的定义,保质期是指,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也就是说,所有包装食品上的保质期,都是指食品本身,并不是包装材料。
大家可能会奇怪,为啥大自然里的水没有保质期一说?因为瓶装水与大自然的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大自然中的水能通过自净功能保持着稳定的状态。但瓶装水属于“死水”,瓶子一旦被封闭,水就无法流动循环,无法实现自净功能,便会发生变化甚至变质。
瓶装水在组装之前,都经过了严格的过滤、灭菌和脱氧处理,但并不能保证所有的微生物都被彻底消灭,反而更适合一些厌氧性微生物在其中繁殖。并且,如果瓶装水的密封性不好,比如瓶口处可能留有细微缝隙,再加上运输过程中的磕碰,也可能产生细小缝隙,让更多的微生物进入,导致水被污染。
如果瓶装水暴露在阳光下或高温环境中,微生物繁殖的速度会更快,另外,水的包装材料若长期处于高温等环境下,也可能向水中迁移出有害物质,这些都有可能对水的安全造成影响。
固态电池相关研究取得新突破!
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春阳联合国际团队,利用原位透射电镜技术在纳米尺度首次揭开了固态电池突发短路成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当前,手机、电动汽车都依赖锂电池供电,但液态锂电池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研究人员正在研发更安全的“全固态电池”,用固态电解质取代液态电解液,同时还能搭配能量密度更高的锂金属负极。
然而这种革命性电池面临一个致命难题:固态电解质会突然短路失效!科研人员用原位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固态电解质内部缺陷(如晶界、孔洞等)诱导的锂金属析出和互连形成的电子通路直接导致了固态电池的短路。
这一过程分为两个阶段:软短路源于纳米尺度上锂金属的析出与瞬时互连,这时的锂金属就像树根一样沿着晶界、孔洞等缺陷生长,形成瞬间导电通路,即软短路。伴随着软短路的高频发生和短路电流增加,固态电解质最终彻底丧失绝缘能力,引发不可逆的硬短路。
基于这些发现,研究团队利用具有机械柔性且电子绝缘的三维聚合物网络,发展了“刚柔并济”的无机-有机复合固态电解质,有效抑制了固态电解质内部的锂金属析出、互连及其诱发的短路失效。研究成果5月20日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杂志》上。
无机/有机复合固态电解质中的稳定锂离子传输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官网
蝴蝶为啥追着纸片飞?赢翻网
最近,一段“遛蝴蝶”的视频火了!只见一位大爷挥着绑了白纸片的木棍,一群蝴蝶竟争先恐后地追着纸片飞舞。
视频里追着白纸飞的,是常见的菜粉蝶。它们之所以追逐白色纸片,很可能是一种求偶行为。蝶类求偶过程并不复杂:先发现并定位配偶,再展开追逐,最后完成交配。雄蝶识别“意中蝶”不是“看脸”, 而是靠视觉、嗅觉、触觉三大信号系统。不同种类的蝴蝶,对这些信号的“依赖程度”也有所不同。
与人类的眼睛不同,蝴蝶拥有一双由上千个“小眼”组成的复眼。每个小眼包含感光细胞,这些细胞能感知不同波长的光线。蝴蝶在广泛的紫外和可见光谱范围内都有较强的色彩辨别能力。也就是说,它们能“看”到比我们更广的光谱。
像菜粉蝶雌蝶眼睛具有紫外、紫、蓝、绿、红和深红色6类感受器,能识别紫外、紫、蓝、绿、红等多种颜色。而雄性因荧光滤光作用缺失紫感受器,对紫色的感知就没那么灵了。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视频里的菜粉蝶那么执着于追白纸。
悄悄告诉你,纸片上涂抹蜂蜜水,再加上一些酒,这样遛蝴蝶会比较持久。这是利用了蝴蝶的取食习性:喜欢花蜜的访花型蝴蝶喜欢甜味,偏好腐果的食腐型蝴蝶则被酒味吸引。
图片来源:半月谈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到底在“对撞”什么?
作为我国第一个大科学装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1984年10月动工兴建,1988年10月完成建设,成功实现正负电子对撞,当时被称为是继“两弹一星”后,我国在高科技领域又一重大突破性成就。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到底在“对撞”什么?正负电子对撞机将电子和正电子储存在环形的高真空管道内,使之以接近光速的速度沿相反方向运动,在指定的点上(对撞机内)对撞。通过探测正负电子碰撞后的产物来寻找新粒子以及研究各种粒子的性质。
从2004年开始,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进入了重大改造,于2009年7月17日完成验收。改造后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Ⅱ)在世界同类型装置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成为国际上最先进的双环对撞机之一。利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同步辐射装置,中国科学家也取得了众多国际一流的研究成果。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作为我国重要的科研设施,不仅为探索微观世界的奥秘提供了强大工具,也展现了人类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正负电子的对撞并非“打碎”电子,而是通过能量转化创造出新的粒子,这一过程揭示了物质与能量的动态联系,体现了量子世界的奇妙特性。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或许发现更多的基本粒子,科学探索的脚步永不停歇。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每一次实验,都是人类向物质深处发出的追问,也是我们对真理不懈追求的见证。
图片来源:《大师课堂》截图
梦幻般的天空画卷究竟如何形成?
日出前后和日落前后,天空的很大部分,特别是太阳附近的天空都染上了斑斓的色彩。从地平线向上空,彩色的排序为红、橙、黄、绿、青、蓝、紫,有时个别彩色可能不明显,但排序不变,这就是朝晚霞。
霞与天空产生蔚蓝色均因空气分子散射作用而形成,但区别在于,当日出和日落前后时,阳光通过厚厚的大气层,被大量的空气分子散射,则产生霞。
据计算,太阳在地平线上时所透过的大气层厚度为白天太阳当头时所透过的大气层35倍。由于阳光被大量空气分子所散射,紫色和蓝色的光就减弱得最多,到达地平线上空时已所剩无几了,因此余下的只是波长较长的黄、橙、红色光。
这些光线经地平线上空的空气分子和尘埃、水汽等杂质散射以后,天空看起来也就带上了绮丽的色彩。空中的尘埃、水汽等杂质愈多时,这种色彩愈显著。如果有云,云块也会染上橙红艳丽的颜色。
此外,存在于大气中的水汽和灰尘是影响霞的状态的基本因素。大气中所含的水汽越多,霞的色彩越红。而空气湿度的增加通常发生于坏天气的气旋逼近之前,因此当出现红色或橙色的鲜明的霞时,就可能预示着天气将变“坏”。
视频来源:杭州日报
内容综合自中国科普博览微博、数字北京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官网、上海自然博物馆、半月谈、科学大院、杭州日报
本文首发于中国科普博览(kepubolan)
转载请注明公众号出处
推荐资源
关注使用“科学与中国”小程序,可观看以院士科普视频为代表的优秀科普视频,第一时间获取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科学节等科普活动报名信息。
转载注明出处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授权、合作、投稿事宜,联系webmaster@kepu.net.cn
中国科普博览是中国科学院科普云平台,依托中国科学院高端科学资源,致力于传播前沿科学知识,提供趣味科教服务。
睿迎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